湖南永鑫建設有限公司祝大家中秋節快樂!
湖南永鑫建設有限公司祝大家中秋節快樂!
中秋節,又稱月夕、秋節、仲秋節、八月節、八月會、追月節、玩月節、拜月節、女兒節或團圓節,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,時在農歷八月十五;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名中秋節。
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,至明清時,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,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。
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、賞月、拜月、吃月餅、賞桂花、飲桂花酒等習俗,流傳至今,經久不息。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,為寄托思念故鄉,思念親人之情,祈盼豐收、幸福,成為豐富多彩、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。中秋節與端午節、春節、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。
中秋節傳說
嫦娥奔月
遠古時期,后羿射日立功,西王母賞賜仙藥。
八月十五,后羿帶眾人打獵,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盜藥,
后羿妻子嫦娥為保護仙藥,遂將其吞下。
吃下仙藥的嫦娥,不受控制的飛上天去,
遲來的后羿只見到將要消失的嫦娥。
后人為紀念嫦娥,遂將這一天定為中秋節,
意為:全家團圓的日子。期望有一天后羿與嫦娥能夠團圓。
吳剛伐桂
相傳月宮里有一個人叫吳剛,是漢朝西河人,曾跟
隨仙人修道,到了天界,但是他犯了錯誤,仙人把
他貶謫到月宮,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,以示懲
處。這棵桂樹生長繁茂,有五百多丈高,每次砍下
去之后,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。李白在《贈崔
司戶文昆季》一詩中寫道:“欲斫月中桂,持為寒
者薪”。
玄宗的故事
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,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,
于是天師作法,三人一起步上青云,漫游月宮。
但宮前有守衛森嚴,無法進入,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。
在此之際,忽聞仙聲陣陣,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,于是默記心中。
這正是“此曲只應天上有,人間能得幾回聞!”
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,自己譜曲編舞,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“霓裳羽衣曲”。
中秋節習慣
吃月餅
俗話說:“八月十五月正圓,中秋月餅香又甜”。
月餅一詞,源于南宋吳自牧的《夢梁錄》,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。
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,
寓意家人團圓,寄托思念。
同時,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。
賞 月
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,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。
到宋代,中秋賞月之風更盛,每逢這一日,
“貴家結飾臺榭,民間爭占酒樓玩月”。
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,
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“拜月壇”、“拜月亭”、“望月樓”等古跡。
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鐘,
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,飲酒賦詩,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。
杜甫《八月十五夜月》用象征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;
宋代文豪蘇軾,中秋歡飲達旦,大醉而作《水調歌頭》,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。
直到今天,中國人仍把家人團圓、親友團聚,
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,歷來有“畫好月圓人團圓”之說。
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,會情不自禁地想你遠游在外、客居異鄉的親人。